春节是充满着浓浓中国味的节日,对于家长而言,也是一个教育孩子传统文化知识的好时节。
可是去哪儿可以既让孩子玩得尽兴,又能够在假期当中学习到中国文化呢?
带孩子去参观名胜古迹或者博物馆?
缺乏专业的讲解和近距离的互动,逛了一整天下来,除了累,没有记住其他的感受……
给孩子报班,上国学私塾课?
形式太过于拘谨,孩子不能够沉浸式地体验传统文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我们为你在上海周边为你觅得一处隐秘的,鲜为人知的好园林,就在距离上海60公里,驱车只需要1小时的,金泽古镇。
书法、造纸、纺织、草木染、漆器、陶艺、乡土烘培和金泽当地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那些可能在别的古镇只能像是“看戏”一般远远观望的传统文化项目,都集中在这处私家园林里。在这里,孩子们能和传统文化得到最近距离的接触。
2月7日-10日,在寒假尚未结束,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家特别为我们开放的园林,举办四天三晚的儿童中国文化写作工坊,这将是一场大人和小孩难得体验的传统文化学习派对。
这里的关键词不是“文艺”,而是“文化”
走入金泽古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里是文艺青年扎堆的古镇,事实恰恰相反,这个平日里宁静,少有游客来往的镇子的关键词并不是“文艺”,而是“文化”。
金泽是江南水乡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江南古镇的风貌。镇上至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长居于此的人会指着远处的桥告诉你:“桥上的那副字可是当年一位有名的人士提的。”
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也坐落于此——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
在这里,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都会想象自己是穿着唐装汉服的古人,在幽静的古老的中式园林中找寻在时光中失落的秘密。
一转角,也许是一条挂满精致灯笼的长廊;一抬头,也许是一个雕花精致的屋檐;追逐机敏的猫咪跨过水流上的石桥,突然发现自己闯入豁然开朗的一个戏园……
我们上课的地方:别有洞天的私人园林
很少人知道在金泽古镇里,居然还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占地85亩园林院落。
这处私家园林是在古镇原有旧宅和当地旧工厂遗址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改建后,最终落成。园林内包括若干江南水乡古民居、会所及几万平米的老上海家居风格体验馆及民艺器物陈列室。
园林的入口十分低调,步入园中,发现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整个园林分成六个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有十几处不同功能的厅、堂、馆、楼。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竹枝摇曳,腊梅飘香,冬日的萧瑟反而给院子增添了几分诗意。
如果要仔细转完所有的院子,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都不够。我们跟着园内的老师走马观花,几个小时就飞一样地过去了。眼里总被各种新奇的物件填满,不由得发出惊叹,感觉自己像是走入了大观园的刘姥姥。
一座隐藏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传习地”
如果以为这里仅仅有园林美景,那就大错特错啦!这里还是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博物馆”和“传习地”。
园林里有大量收藏的明清时期手工艺名家的作品,和珍贵的传统手工艺作品。
比如这件来自温州乐清的大型首饰龙,整个物品,足有一层楼高。只需要孩子一般大小的力气,就能够转动一个小小的木质转轴,接连着带动四层、数百个机关。龙船上所有的小人儿,仿佛都活了过来,各自进行着不同的动作,而且彩灯点亮,流光溢彩。这可是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的场景哦!
漂亮的明代鹿形投壶,透露出几百年前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比如这组制作精美的木质道家玩偶,是金泽地区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玩偶的师傅年事已高,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制作工艺即将失传,以后只能在这所博物馆里看到难以复制的作品啦……
还有来自不同地区的特色手工玩偶,服装造型别致,在“小人国”里体会传统的味道,保证小朋友们在玩偶架前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但是,传统手工艺不应该只在博物馆里展览,只能看不能摸,这不是太枯燥了嘛!
在体验式学习的时代,这里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古代手工艺生活图景。想象一下,坐在纺车前体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抬头望出窗外是幽静的长廊、假山,这才是真正复归古代!
园子里不同的厅、堂、楼内,都设有高度还原古法的各类体验、创作和教学式工作坊。孩子们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
比如说:
馆里收藏了大量的机械工艺复杂的古法纺织机模型和实物,可以亲自动手体验从一朵棉花到一块布的整个过程。
孩子们能体验植物印染,染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
还能参观铁艺博物馆展区,据说这里是中国目前最全的中国铁壶收藏地。小小的铁壶,在设计上,也能看出地域的差别。和地理知识相关,南方和北方大有不同。
探访陶艺工坊,体验陶艺制作,感受制作属于自己的专属器皿的美妙!
这里还复原了古代文人的“娱乐方式”:投壶和射箭。
除了观赏来自明清的投壶器皿藏品,感受其巧妙的设计和精致的制作工艺之外,孩子更可以亲自体验“投壶”的乐趣:站在两三米开外,往直立的青铜制壶器里投掷金属矢。
可千万别以为这项运动很简单哦,在投出短矢的时候,要对力量和角度有非常精准的把握才能成功。很多大人们在尝试了好几轮之后都没有投中!
还可以在古香古色的院子里体验射箭,没有草原策马奔腾的豪放,但有静心凝神的修炼。(不过安全起见,不建议太小的孩子尝试。)
没想到吧,这里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藏族文化“非遗”传习所
另外,这里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秘密。在园林内,还设有中国·壤塘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上海基地。觉囊唐卡、川西北民歌等9个“非遗”传习所落户于此。
馆内有一幅大型的“彩沙坛城”作品,由17位僧人耗时27天完成,仅仅是彩色的沙进行绘制,没有任何粘着剂,精美程度令人感叹。
坛城沙画,在藏语中叫做的dul-tson-kyil-khor,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罗”。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在藏族的传统中,坛城完成之后会立即被抹去。所以能够看到这样一副被精心保存下来的作品,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另外,在馆内,有放映僧人们制作这副巨作的视频,非常令人震撼。相信在这个喧闹的时代里面,让孩子能够感受到那份专注与静气,会在成长的路上带给他们更多的启发!
但是,这么好的地方,并不对外开放……
怎么办?
没关系!
跟着我们,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将获得准许进入园林内部,在导师的带领下,在这个文化浓郁的古典园林传统手艺工坊里,度过寒假最后愉快的几天。
孩子除了可以体验到上述所有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和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之外,还将接受老师的写作辅导,教你如何写出更美的中文句子。
2017年,中国三明治和故事星球Storyland还将根据以往系统的写作课程经验和儿童语言教育心得,尝试对儿童的中文阅读写作进行系统梳理,并推出相应课程和工作坊,未来请继续期待。
写的挺不错。我在国外留学加生活10多年, 基本和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差不多。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以后要长期在国内生活。国内变化是很大, 但毕竟不变的东西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用词优美,行文流畅,读完久久无法平静。这些国家并不是可怜,而是不够强大,在世界面前,这样的经济体量根本连同坐一张桌子的机会都没有。虽然说经济全球化,但这种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都是在边缘化,根本就没在一个圈子里。
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不容易
每一个新闻作品都不简单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索尝试,才能出好作品!
想去非洲开工厂,需要咨询
我也有非常類似的經歷,所不同的是對方是一個德裔的尼日利亚人。我损失的是对人的信任及美好情感
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一直都认为人类努力读书工作
不就是为了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在我看来比起盲目的工作赚钱
我更加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下我感到很不安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不受束缚的生活
所以我一直很想用余生去看世界
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环球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总会考虑太多而导致没办法付诸于旅行。很遗憾
关于那900名战俘,我遇到金门的电瓶车向导讲解到,他们被移送到台湾本岛做农民,后来都有参与台湾的建设发展。
27岁遇到最爱自己的人,29岁分手,今年30了,也是对未来很迷茫,觉得会孤独终老。轻度抑郁,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好起来。
八个月之前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也因为不满于现状或者说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来到了日本 来了才发现这边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好 很多事情说不上一帆风顺甚至很糟糕 现在在准备考学了 希望我也能拿到早大的通知书
这样做,不会猝死吗? 超负荷的运转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描写得也非常吸引读者,可惜每一篇后面都有若隐若现的居高临下、自视甚高的沙文主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