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曲奇
我是一名入伍五年、即将退伍的军人。
尽管当时我对国防生、部队毫无概念。但既然有机会去更好的学校,为什么不试试?
虽然后来发现这个想法过于理想主义,并不切合实际,但当时的我还是觉得,如果能管一千多人?太牛了。
大四时,按规定我们要进行两个月的正式实习。每个同学都被分到了不同的单位,我的单位是一栋楼,除了外出执勤站岗,不能跨出楼门半步,吃住都在楼里。2个月被困在同一个空间里,实在是太让人难受,我甚至有些羡慕被分配到郊区“种菜”的同学。
部队的条件不比学校,单位里的小战士每天只操心两件事,“怎样能多吃点好吃的?”和“怎样能多睡一会?”。我也第一次经历了“吃饭要靠抢”,十人围坐一桌,如果不狠点就很有可能饿肚子。有一回吃火锅,水还没完全开,大家就把东西全扔进去迅速捞起来吃掉了,想吃“熟食”的我,那一天只能饿着肚子去站岗。
在那里,我开始隐隐地担心,未来自己是否真的能适应军营生活?但一想到如果此刻退出国防生的体制,需要赔付10万元左右的违约金,我又把离开的想法摁了下去。所幸短暂的实习期很快结束了,再次回到了校园生活的怀抱,未来的计划被我抛到脑后。
毕业后,按理说每个人都要分配回原籍的部队,正巧那一年我家乡的单位不缺人,我便阴差阳错地留在了距离北京不远的部队。离开学校那天,我背着部队统一的被子、脸盆,拎上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去报道,被军车载着驶向郊区的营地。
在开始的很长时间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大家相处,对每个人都表现出谦卑的热络,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但现实是,他们所熟悉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陌生,比如部队操练的拳法、例行组织的活动流程,统统不会。
无论上级领导还是下级战士,都会对我的“大学生”身份进行调侃。“哟,还大学生呢,这都不会做?”“你是高材生啊,我们这可都是泥腿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但很快,我们又被通知前往指挥学院,进行一年的封闭军事训练。还没来得及适应军人身份,我又进入了另一个“校园”。
在指挥学院期间,身边有几位同学决定放弃国防生身份,即使赔付违约金也要离开。当时下定决心要走的好兄弟问我,“你有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说实话,我不知道。从家乡到北京,到留在离北京不远的城市,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我找不到必须离开的理由。即使离开了,我要去做什么呢?
有规律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一年封闭训练结束,我又回到了部队。这一次,我被重新分配到了更远的郊区。
那一年在郊区的营地里,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把水管也冻裂了。大雪没到膝盖,断水断粮,我带着小战士在雪地里刨菜吃。更可怕的是,煤也快烧没了。因为下雪无法将新煤送进山里,为了不被冻坏,只能把煤平均分配,只在晚上烧一些取暖,愣是撑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让我又无奈又好笑的是,领导打来电话,询问的不是我们的战士怎么样,而是他养的羊怎么样,嘱咐千万别冻死羊。
还好,最后羊没冻死,人也没事。
过了不久,我经历了一场大病,发烧温度越来越高。领导给我的药方是:喝开水加跑五公里,结果越烧越严重。在医务室里,七八个实习小战士拿着我的手做练习扎针,输液还没正式开始,我的两只手就肿成球,最后针都扎不下去。我坐在床上委屈地哭了一晚上,从外地赶来看我的妈妈,一见到我眼泪就掉了下来。
那一天,我正式萌生离开的念头,觉得太苦了。但爸爸的一句话让我又迟疑了,他说,即使有一天你离开这里,不能是因为吃不了苦,而是你成长得快,这里装不下你了。
那该是算男人的自尊吧,病好之后,我又回到部队训练,决定不能就这么随便走掉。
经过了这个事件,我觉得整个人快速成熟起来,之前的胆怯、害怕都慢慢变少,愿意更积极地面对我所处的环境。即使发生不如我所愿的事,也绝不正面冲突,总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部队不比社会上,来参军的战士们背景各不相同,脾气秉性也不一样,常常给我带来各种难题。但同在一个军营里,一起扛过枪站过岗,一起摸爬滚打,也结下了难得的战友温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态的变化,之后的工作变得顺畅许多,我被不同的单位借调,最终来到了现在所在的单位。
虽然基层的繁杂事务让人很辛苦,但到底是具体的一件件实事。后勤办公室里就不一样了,更多文案的工作,也更多难以适应的办公室“潜规则。
离开的想法又一次像野草一般在心头疯长,我觉得我已不能从这份职业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曾预想过自己在部队继续服役的将来。但部队干部晋升很慢,加上这几年裁军的影响,未来很多东西无法预测。但如果我选择现在离开,只能按战士复员处理,户口等等福利都会失去,而这些是我只要再坚持几年就能够获得的,也许还能升职。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在5年约定服役期满后,我的离开不需支付违约金吧。
前段时间,我请假去看了人才市场的秋季招聘。按照我的资历,5年的军旅生涯几乎不能算作工作经验,能够适合我的工作大概只有底薪2000-3000元销售类了,靠狠劲去拼,干得多拿得多。在部队期间,我考了心理咨询师证和会计证,加上现在还年轻,我想未来认真闯一闯,应该也不会太差。
当年我的国防生同学,到现在有一半都选择离开了,他们有人进入公司,有人自己创业,这让我很羡慕,至少他们比我更早地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并且选择了想走的路,证明自己的价值。
写的挺不错。我在国外留学加生活10多年, 基本和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差不多。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以后要长期在国内生活。国内变化是很大, 但毕竟不变的东西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用词优美,行文流畅,读完久久无法平静。这些国家并不是可怜,而是不够强大,在世界面前,这样的经济体量根本连同坐一张桌子的机会都没有。虽然说经济全球化,但这种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都是在边缘化,根本就没在一个圈子里。
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不容易
每一个新闻作品都不简单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索尝试,才能出好作品!
想去非洲开工厂,需要咨询
我也有非常類似的經歷,所不同的是對方是一個德裔的尼日利亚人。我损失的是对人的信任及美好情感
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一直都认为人类努力读书工作
不就是为了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在我看来比起盲目的工作赚钱
我更加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下我感到很不安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不受束缚的生活
所以我一直很想用余生去看世界
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环球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总会考虑太多而导致没办法付诸于旅行。很遗憾
关于那900名战俘,我遇到金门的电瓶车向导讲解到,他们被移送到台湾本岛做农民,后来都有参与台湾的建设发展。
27岁遇到最爱自己的人,29岁分手,今年30了,也是对未来很迷茫,觉得会孤独终老。轻度抑郁,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好起来。
八个月之前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也因为不满于现状或者说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来到了日本 来了才发现这边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好 很多事情说不上一帆风顺甚至很糟糕 现在在准备考学了 希望我也能拿到早大的通知书
这样做,不会猝死吗? 超负荷的运转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描写得也非常吸引读者,可惜每一篇后面都有若隐若现的居高临下、自视甚高的沙文主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