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明治收到了这个环游世界的姑娘的来信。现在,环游世界的人很多,但是这个姑娘确实有点彻底,全靠自己各种打工和留学去做到全球旅行。我们让她补充更多的旅行经费来源细节,不要让读者觉得她是“富二代”。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
0岁,出生于熊猫的故乡成都。
0-11岁,成长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父母都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
12-17岁,住校,高中上省重点理科实验班,成绩好,感觉每时每刻都花在学习上,辛苦,没有青春。
18-20岁,上川大,读建筑学和环境工程,过英语6级,也学了日语和德语。背起行囊,用少量的压岁钱和学生证,利用假期时间走访祖国的名山大川。
20-24岁,通过大学2+2项目,花很少的费用留学德国(免学费),学习地质环境工程专业。在中餐馆打工挣生活费。课余时间旅行欧洲、非洲、中东、南亚等近50国。
22岁时,在约旦居住几个月,在NGO里做保护死海和西亚湿地的实习工作。旅行约旦国内和以色列。
24-26岁,搬到南美洲,旅居秘鲁,学会西语,在美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攻读环境科学硕士。兼职导游、翻译、玛卡推广等养活自己。做海洋动物保护义工,帮助印第安人争权利。课余时间旅行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岛等30余国,累积旅行近90个国家和地区。
27岁的现在,正在利用“星空联盟环球通票”,秘鲁启程,历时1整年,一路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圈,途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30余国。采访各国人了解不同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拍摄环保教育公益影集,非洲做志愿者和义工。并实现环游世界100国的梦想。
邓深,一个龙年处女座的四川妹子,会讲中、英、西、德、日5种语言,喜欢闲云野鹤的自由生活,喜欢丰富多彩的人生。她从零做起,一步步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她讲述了自己怎样凭借打工和留学环游世界的。
1. 是什么促使你走出旅行的第一步?
高考前,我是用功读书的孩子,灌输的观念也是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17岁零9个月,高考结束。长年积累的学业压力突然像踏空一样,让闲下来的我失去重心,急需找到充实自己的方法,于是揣着几百块的压岁钱,买了张火车硬座票,就去了云南。路上花费非常节省,在香格里拉和丽江,看见如诗如画的风景,那种内心的震撼,让我爱上旅行,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18岁起,上大学期间,寒暑假就在全国各地旅行。买硬座票,住青旅,吃街边小食,都是很经济的穷游。有意思的是,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我几乎把班上女同学的家乡访问了个遍,经常收到同学一家人的热情招待。这也是从那以后我在各国旅行中会使用“沙发客”方式住进当地家庭中去的一个起点。
一个暑假出去旅行华东地区,只舍得买了1张卧铺,其余全是硬座。为了节约旅行经费
2.海外生活了7年,分成好几段,是怎样的生存状态?
20-24岁,在德国留学。
留学德国非常省钱。德国的大学,不仅免学费,还允许学生合法打工(90个全天或180个半天),所以留学生自给自足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在中餐馆工作好处是包吃住,省心,坏处就是每天从上午10点到晚上11点,中间只能休息1个小时,很累。
学语言的热情在国外又得到充分发挥。除了练习好德语和英语,还去上了波兰语和法语初级课程,在各国旅行中学到了许多小语种的基础对话。
带着国内穷游的经验,那时候我把旅行足迹延伸至欧亚非大陆。以德国为中心,辐射状旅行周围国家,越走越远。利用德国学生证,淘廉价机票、搭便车、住沙发的方式来省钱。路上也吃了苦,但是很有乐趣。利用德国的申根居留签证,可以免签欧洲30多国,也很容易申请到中东、非洲国家的签证。
在欧洲居住3年有余,拓宽了我的眼界,重塑了我的世界观。在20出头的年纪,给了最重要的成长轨迹。这段时间里,我就定下目标:未来往环境保护和国际文化交流方向努力。
22岁,在约旦NGO实习。
旅行到约旦时,对那种千年文明古迹有些着迷,约旦又是中东最安全的国家。就网上查以及联系了当地的环保NGO,请教当地的朋友,经过努力申请到一份环境保护NGO里实习工作,就搬去了首都安曼。学习基础的阿拉伯语对话,但日常生活和工作主要用英语。
以便宜的房租租住在一家人的地下室里,只有2扇小小的天窗,房东打扫院子的时候都会把灰扫进我的房间来。在穆斯林国家,即使在40度的高温下,女性也必须长袖长裤,所以经常把我捂得满头是汗。这里认识了我最好的旅行搭档——广西姑娘静芸。从那以后结伴一起走天下。
在中东居住的那段时间里,虽然很辛苦,却给我新的人生观,相信自己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在全球任何角落都可以坚强活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选择去遥远的南美洲,重新开辟新天地。
24-27岁,秘鲁开启新生活。
本科双学位拿到后,年轻爱闯荡的我就朝着心中圣地——拉丁美洲——进发了。走过巴西和乌拉圭,然后暂居有可爱羊驼出没的秘鲁。
听不懂很是着急,把自己关在租的小房间里,从零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拼命学了3个月,积蓄快用光了,找到导游的工作。再过了3个月,报考硕士(学费每学期900美金),一年之后,西语过关就开始做翻译,还上了葡语课。国内玛卡保健品热起来后,也学着引进秘鲁玛卡到中国。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给我很好的锻炼。
然后以秘鲁作为大本营,环游美洲和加勒比海岛等30多个国家。路上把西班牙语磨炼得流流利利。
在南美洲生活的这3年时间,是我从举目无亲、不会当地语言开始,到融入当地、拿到学位、独立创建自己生活的最好实证。结束之后,就是真正迈向世界的时刻了!
3.既要增加阅历,又要自力更生,如何做到读书、旅行、打工三者平衡呢?
重要程度:读书 > 打工 > 旅行。
收支分配上,会做个预算,接下来一年开销是多少,就知道需要自己挣多少钱,按照这个目标去工作、去存钱,再去支出、去按自己承受能力消费。自力更生,就是保证打工收入不少于生活支出,从不透支。这一点,我坚持了很多年。
我自己早早就从家里经济独立,从不找家里要钱。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挣钱不容易。我一直有简朴生活的习惯,是从父母上一辈继承来的。
每一年包括学费、旅行、衣食住行用等等,总开销一共是4到5万人民币之间。以我的能力来说,一年挣足自己的全部开销一点儿都不困难,存款还会一点点儿增长。
时间分配上,我自己会有细致的时间规划安排,做好日程表,既把1天的时间切割成几块儿,分配给学业和打工;又把1年的时间切割成几块儿,分配给生活和旅行。从不会为了旅行逃课逃工作。效率高的时候,可以挤出很多时间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儿。
4.旅行中最难忘的经历?
必定是搭便车穿越非洲5国8000多公里。
2011年底到2012年初,我和好友静芸,全程搭便车,历时2个月,从肯尼亚开始,途径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一直到达南非的开普敦,没有乘坐公共交通,而是62辆当地人的顺风车,有小轿车,有卡车,有中巴车,甚至还有警车。
旅途上,要克服高温暴晒,也要小心蚊虫叮咬生病,有的时候只能吃生黄瓜和番茄充饥。中途在坦桑尼亚被偷钱,报了警,还上演了一起“便衣警察抓小偷”的真实故事。
此外,在欧洲、中东、西藏、中美洲、南美洲等地,我和好友常常用搭便车的方式旅行。不过现在看看,这次穿越非洲的经历独一无二,历时最长,故事最多。待到年纪越长,就越不能无知无畏地去做这样的历险。
5.目前你在做什么呢?
正在耗时1年的环游世界途中!是硕士毕业之后的间隔年。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走访亚非拉的3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
秘鲁–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墨西哥(+古巴)–美国加州–台湾–香港(+中国成都)–泰国(+澳洲&东南亚地区)–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阿联酋–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南非(+莱索托&斯威士兰)–巴西(+委内瑞拉)–秘鲁
- 影像主题:笑脸、动物、风景、教育、环境、劳动人民、街头纪实、民族文化、创意想象……拍摄各类场景,搜集素材!
- 采访主题:文化、价值观、公益项目、生活方式、老人与国家成长、各种奇葩人物事迹、华人的海外打拼生活……
- 活动主题: 坚持学外语,上潜水和瑜伽课程、乌干达志愿者、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义工……
- 考察主题:家具市场、典当行业、垃圾分类、咖啡种植园等……
这张环球机票是6280美金。出发前也没太多的打工存款,大概只有2000美金,远远不够预算。后面选择了“众筹”方式,很幸运地募集了机票钱和一部分的旅费。就打算边旅行边写稿,看能不能这样一路走下去。
2015年底到2016年初,在成都家中养精蓄锐1个月再继续走,同时做一些分享会。成都是我环球旅行第9站。
6.讲讲众筹这件事儿?
这个用“环球通票”周游世界,是我的梦想。这么一个壮阔的工程,开销也不小。一开始缺钱的时候确实挺发愁的,很犹豫到底要不要走这次环球旅行,是不是先工作挣钱,等一年再出发。
后来听一个好朋友推荐“众筹”这个方法,觉得可以试试看。
在出发的4个月前,2015年6月初,我撰写了《环游世界要做的88件事儿》一文,开启我众筹的序幕,其中,我设置了8元、28元、88元、288元、888元、2888元这6个额度,会按照这个额度进行回报,包括我沿路采集的各国的纪念品和小礼物、明信片、我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的扑克牌,以及自己将会完成的旅行故事书。
比如,2888元的额度,可以为资助者做私人定制旅行和向导,或者为其在在环球旅途中满足一个愿望(考察市场、为Logo拍各国风景背景照片或影像等)!
文章发出后,我收到了大大小小100多笔捐款,2万多元人民币,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计。在接近出发的时候,又意外地接收到两笔2万多元的大额资助,大大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这两笔捐款来自广州的一家典当铺连锁店和浙江的一家家具公司的老板,分别要求我在旅行途中走访当地典当铺,了解行情写成环球见闻,以及帮忙考察拉丁美洲的家具市场,做一些数据的分析也成文章。所以这两项也成了我这次环球旅行路上的工作的一部分。
众筹仍然再继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支持我的旅行。我也会尽我所能回报大家。旅行路上,我也会在微博、微信、Facebook分享旅行趣闻和精选摄影图片。
7.碰到过危险吗?
对我来说,旅行中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我在9年的旅行中,反偷盗反骚扰的经验积累很多,自己识别和远离危险的警觉性都很高,一直坚持保护好自己。
当然百密也有一疏。这里讲一次被偷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损失,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2014年9月,在南美小国厄瓜多尔旅行。中午时分,在大巴车上打了个小盹儿,夹在两腿之间的背包被小偷从座椅下方向后拉开,取走了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手机和钱包。而真正的损失是辗转回到秘鲁的家中后,发现电脑里存放的照片只备份到半年前,继而丢失了数千张心爱的摄影照片无法找回。从出事起一滴眼泪没留的我,才终于泪水决堤。
这一次真正为“重视旅行安全”敲响了警钟。此后,我在路途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的警惕性都大大提高,一直坚持:照片及时备份、财物贴身携带、不去危险的区域、和信任的朋友结伴同行。
而人身安全问题,我并没有遇到过,不得不归咎于自己多年上路锻炼出来的警惕性。当然,作为女孩,可能时常得应付异性骚扰状况。可以避免的方法是:穿着朴素,不走夜路。如果晚上一定要出门,就和朋友一起,不要落单。
旅行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结伴同行。我自己绝大部分的旅行,都是跟女生同伴一块儿走,和好友一起的话,不仅相互保护,还可以增加旅行的趣味性。现在我也在招募更多的女性同伴。
8.未来的人生规划?
目标是:做一个奉献与环境保护和文化交流事业的世界公民。
30岁之前:
- 撰写自己的旅行故事书
- 在西北非做联合国志愿者
- 摩托车骑行中亚的丝绸之路
- 在阿根廷做导游,为南极游轮工作换船票
- 沿非洲西海岸线南下,从摩洛哥旅行到南非
- 学习拍摄剪辑纪录片,上视频后期制作课程
- 把中、英、西、德、法5门语言磨练流利,并从事语言类工作
- 作为船员在环球游轮上工作,航行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环航世界
写的挺不错。我在国外留学加生活10多年, 基本和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差不多。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以后要长期在国内生活。国内变化是很大, 但毕竟不变的东西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用词优美,行文流畅,读完久久无法平静。这些国家并不是可怜,而是不够强大,在世界面前,这样的经济体量根本连同坐一张桌子的机会都没有。虽然说经济全球化,但这种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都是在边缘化,根本就没在一个圈子里。
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不容易
每一个新闻作品都不简单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索尝试,才能出好作品!
想去非洲开工厂,需要咨询
我也有非常類似的經歷,所不同的是對方是一個德裔的尼日利亚人。我损失的是对人的信任及美好情感
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一直都认为人类努力读书工作
不就是为了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在我看来比起盲目的工作赚钱
我更加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下我感到很不安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不受束缚的生活
所以我一直很想用余生去看世界
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环球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总会考虑太多而导致没办法付诸于旅行。很遗憾
关于那900名战俘,我遇到金门的电瓶车向导讲解到,他们被移送到台湾本岛做农民,后来都有参与台湾的建设发展。
27岁遇到最爱自己的人,29岁分手,今年30了,也是对未来很迷茫,觉得会孤独终老。轻度抑郁,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好起来。
八个月之前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也因为不满于现状或者说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来到了日本 来了才发现这边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好 很多事情说不上一帆风顺甚至很糟糕 现在在准备考学了 希望我也能拿到早大的通知书
这样做,不会猝死吗? 超负荷的运转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描写得也非常吸引读者,可惜每一篇后面都有若隐若现的居高临下、自视甚高的沙文主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