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国三明治即将迎来三周岁生日。我们在上海选择一些以往三明治报道过的故事主角拍摄了一系列短片。讲述这些三明治过去三年经历的变化,以及接下来三年的打算。他们每人还对其他三明治说出自己的寄语。
本期主角是独立设计师张娜 。
摄像、剪辑/吴可嘉 文/李梓新
张娜:老弄堂里的新开始
和张娜交谈经常充满智慧的灵性,她是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却又分得清客观和幻觉的清醒的人。我其实不知道有多少时装设计师是像她这种类型的。2012年中国三明治对她做的访谈《张娜:一个独立设计师在这个时代》已经提供了一个设计师对这个时代的思考。现在,她的行动和思考又继续往前发展。
2013年中,张娜在常熟路租下了一套三层的弄堂小屋,那是一个在那里写字能写出王安忆感觉的上海老房子,有美好的天台,和利用率极大的空间。张娜把它变得五脏俱全:一楼是show room,展示和出售部分作品。二楼是制衣间、三楼是设计室,中间还有版房和布料间。比起她原先在延安中路的工作室,环境好了很多。
“找这个房子其实找了好久。我一直想找这样感觉的老房子,但总找不到。直到要放弃的时候,经人介绍来看到这个房子,就立马拍板租下了。吓得房东说小姑娘你要想想清楚。他当然不知道我之前已经找了那么久。”
现在张娜的团队有近十个人,其中大部分是搬到新工作室之后才加入的,年龄跨度从六零后到九零后。去年10月底,她在上海淮海路红坊做了FakeNatoo品牌的第一场时装发布会。
同样在去年,她因为“再造衣银行”(Reclothing Bank)项目被外滩画报评为中国十大环保英雄,她所提倡的“再造衣”概念也越来越引人注意。多年前的旧衣不是单纯地捐掉,或者做废品处理。而是从多件旧衣中取出精华部分,进行拼贴组装,用艺术赋予旧衣新的形式和生命力。
4月初,她又马上要在北京做一个FakeNatoo的大秀。在繁忙的准备间隙中,她接受了我们的拍摄。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爽朗和大气。
一起来看 12年中国三明治对她的访谈《张娜:一个独立设计师在这个时代》。
写的挺不错。我在国外留学加生活10多年, 基本和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差不多。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以后要长期在国内生活。国内变化是很大, 但毕竟不变的东西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用词优美,行文流畅,读完久久无法平静。这些国家并不是可怜,而是不够强大,在世界面前,这样的经济体量根本连同坐一张桌子的机会都没有。虽然说经济全球化,但这种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都是在边缘化,根本就没在一个圈子里。
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不容易
每一个新闻作品都不简单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索尝试,才能出好作品!
想去非洲开工厂,需要咨询
我也有非常類似的經歷,所不同的是對方是一個德裔的尼日利亚人。我损失的是对人的信任及美好情感
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一直都认为人类努力读书工作
不就是为了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在我看来比起盲目的工作赚钱
我更加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下我感到很不安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不受束缚的生活
所以我一直很想用余生去看世界
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环球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总会考虑太多而导致没办法付诸于旅行。很遗憾
关于那900名战俘,我遇到金门的电瓶车向导讲解到,他们被移送到台湾本岛做农民,后来都有参与台湾的建设发展。
27岁遇到最爱自己的人,29岁分手,今年30了,也是对未来很迷茫,觉得会孤独终老。轻度抑郁,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好起来。
八个月之前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也因为不满于现状或者说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来到了日本 来了才发现这边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好 很多事情说不上一帆风顺甚至很糟糕 现在在准备考学了 希望我也能拿到早大的通知书
这样做,不会猝死吗? 超负荷的运转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描写得也非常吸引读者,可惜每一篇后面都有若隐若现的居高临下、自视甚高的沙文主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