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的《悦己》8月号中,有一个关于女性白领如何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的专题。中国三明治的联合创始人周欣华接受了《悦己》的采访,分享了她与三明治的故事。
-
-
公益,不仅仅是帮助别人
采访对象:周欣华
-
第一次让我思考,一个人除了为了事业努力,还可以为社会做点什么,是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一个学生组织AIESEC,翻译过来就是“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在那个年代,AIESEC仿佛为久居室内的我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看到一个自己从没想象过的世界。再加上,当我发现自己还能影响到别人,更是获得了一种学分无法带来的成就感。
在那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公益生涯。2011年3月,我成为中国三明治的联合创始人,希望为30岁上下的中国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创新生活和理念的公共平台。中国三明治早期主要以电子杂志式网站为依托,因为人手很少,我要兼顾几个栏目。没有专业背景,每周一次的采访和写稿,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那时候,也刚好是大众点评网迅速壮大的时期,工作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到8点左右才能下班。所以,我常常写稿到凌晨。当时,我身边就有朋友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就应该睡觉、看美剧、打游戏,做些不费脑子的事情,这样能让大脑休息。但我觉得,让大脑中的另一个部分继续工作,反而能帮我调节精神。
说这些,不是要让你觉得我有多辛苦,而是让你知道,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虽然这种收获,并没有直接变成数字打进我的银行账户,但却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金融学士,通用电气管理培训生,沃顿商学院,贝恩咨询,创业型互联网公司,我的职业发展看起来一路通畅,却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如果没有其他领域的补充,我很可能会变得思维僵化,习惯于从单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在公益活动中,我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在做着不一样的事,他们让我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式,更不是只有一个评判标准。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渴求创新能力的领域,而很多的创新其实就来自于跨界。在我为中国三明治的采访中,就遇到很多领域的创新者,其中有不少从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就让我从侧面学习到很多跟我本职工作相关的背景知识。
-
黄金两小时必修课:公益
课程作用:
1. 训练多样思维方式
2. 从侧面获取关于新媒体的知识
3. 为大脑换个频道